由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和華西生態智庫共同發起的“鄉村振興建設綜合體”課題正在由理論研究走向落地實踐,為了讓參與人員更加深入的了解鄉村振興建設綜合體的內容,5月21日,華西生態園林設計公司組織主創設計師,由施工圖所所長易定安帶隊,前往成都大邑幸福公社和崇州道明竹藝村考察學習成都市鄉村振興建設樣板。
幸福公社位于成都市西50公里大邑縣青霞鎮,是川西旅游線路的必經之地,周邊環繞幾十公里的森林淺丘,可以說是一個生態宜居的世外桃源小鎮。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通過災后聯建,縣政府投資配齊了基礎設施,引進了專業建設運營公司實施項目,優化了居住生活環境,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城里人來此建房養老。目前,幸福公社已形成集國學踐行、民藝手工、休閑度假、田園農耕、養生養老、旅游教育、運動醫護一體化的特色小鎮,打造出田園旅居養老為一體的成功養生模式。
在大邑幸福公社,主創設計師們聽取了園區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詢問了目前鄉村振興實施進展情況和鄉村品牌孵化經驗,認真仔細的考察了匠人街、文創館、工坊、一期鄉村康養地產、有機菜地、鄉村綠道等點位,大家一邊考察拍照一邊交流心得,探討鄉村振興的設計亮點和模式打造。
崇州道明鎮竹藝村是2018年四川省鄉村振興現場會考察點之一,在成都市首屆鄉村振興十大案例中位列第二,竹藝村是在川西林盤的原貌上“生成”的一個文藝范新型村落,以“文化延續未來、藝術點亮鄉村”理念,凝聚川西林盤文化、“道明竹編”文化和休閑文化,促進文化創意、精品民宿、鄉村旅游等矩陣式跨界融合,成為農商文旅體融合新發展平臺。
在竹藝村,設計師們認真考察了竹編藝術館、見外美術館、來去酒館、崇州高岸國際工作營、竹里山舍民宿、竹里文創中心、竹里精品酒店,與當地村民交流從事竹編手工藝生產和旅游紀念品銷售帶來的生活變化,了解到竹藝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設計師們認真觀察竹藝村別具匠心的院墻設計、景觀綠化、小品設置,并拍照記錄,分享心得。
考察結束后,全體考察人員進行了交流分享,大家結合“鄉村振興建設綜合體”課題,各自闡述了對兩個鄉村振興建設樣板的考察心得,大邑幸福公社是政府提供配套,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和運營的特色小鎮模式,竹藝村是政府平臺公司主導打造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兩者各有特色和亮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在五態融合,五大振興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短板,為我們鄉村建設綜合體課題提供了參考。
下午,考察組又前往溫江考察了德商天驕、雅居樂錦尚雅宸、隆基泰和三個樓盤示范區,學習優秀設計理念。